top of page
作家相片MMTS亞洲

每週智慧310 - 2020/03/09

再窮不能窮教育


我讀本地大學的學費每年兩千(40年前),印象中好像父親每個月給我五百元,

算算一下,四年的大學用了三萬二。


我兩個小孩,一個溫哥華畢業,一個還在倫敦讀大學最後一年,

兩個的學費加生活費,大約用了兩百萬。

如果以二十年的時間來儲蓄,一年大約要存十萬。


全世界的華人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孩子一定要接受好的教育,

越多越好,所以大家都省吃省用,希望有錢能讓孩子完成學業。


時常有人問我關於孩子讀書的事,我的答案都一樣:小學讀華小,

中學讀國際學校(如果經濟不許可就讀私立學校,大學到國外深造(不然就讀雙聯,至少一年在國外)。


馬來西亞的這種教育模式,我覺得是完美的安排。

小時候接受儒家思想薰陶,瞭解一些中華文化的精髓,

被很多的功課磨練,瞭解什麼叫幸苦。

(有些家長怕孩子幸苦,不給他們讀華小,錯失了磨練的機會)。


中學讀國際學校的好處是每班的學生人數少,老師可以因材施教,

程度好的學生教的速度比較快,比較慢的學生就給他們額外時間補課。

除此之外,教學的方式也比較開放,學生討論功課,做projects,

做powerpoint做功課講解,出來社會工作,駕輕就熟,討論工作時,靈活度也高。


其實讀書的最大問題是學費。

如果要求不高的話,就讀本地大學就可以省很多。

我認識的朋友裡,有些是家長賣掉橡膠園給他們出國讀書。

但是現在有橡膠園可以賣的人應該不多了。


儲蓄是唯一能夠讓孩子以後有錢讀書的方法。

可是目前銀行利息非常低,不是一項很好的方法。

投資當然是最理想,但是風險也相對的高,萬一失策,連本金都消失。


WhateverIsNOT saved, WillBeSpent.


「教育信託」,一種比較伸縮性的存錢方式,而且回酬也比銀行高(5%-7%),

已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教育費儲蓄方式。


儲蓄是一種良好的習慣,有錢的話就存多一點,沒錢就只好想方法多賺一點錢。

馬來諺語“sedikit sedikit lama lama menjadi bukit”,積少成多。

孩子小的話,時間夠長,肯定可以完成儲蓄的目標。


借用「教育信託」的名堂,多拜訪客戶,瞭解他們的需求,

順便把銀行的錢轉過來,我們賺傭金,他們存到教育費,皆大歡喜。


您的人生導師

拿督蔡明敏

7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