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也不一定會理財
如果屬於高知識份子的醫生也會被 Guru 騙的話,其他人就更加有可能了。以 前有人因為做 compress loan 賺到錢,但是房價已經不太可能增值( 只能買來自己住),所以沒有更新市場的資訊(update),就會像這位醫生一樣的下場。
八十年代到 2010 年,我國經濟發展迅速,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往大都市發展,房地產需求大,增值是正常的經濟效應。
2010 後建商大量建公寓,供應過剩非常嚴重;幾乎所有當時投資公寓的人,現在賣都要虧錢。現在租公寓最划算,因為屋主每個月貼錢給你住他的公寓!每個月的管理費,冷氣和馬桶壞,打電話給他,不需要你負責。
建商也沒有再建雙層排屋和店面(地價太貴),除非是離商業中心比較遠的地區,一般人也沒有能力買。
投資任何 too good to be true的投資專案一定要抱著最壞的打算,萬一出事,才不會傷心(金融知識膚淺的人覺得6%—10% 的回酬是 too good to be true ,所以不敢買 UBB Zico,Octowill 或 Evergreen )。類似Trxxxxxp FX 這種 投資才算 too good too be true ,每五個星期就有 7%—8% 的回酬,肯定是高風險的投資,虧了就算。
我身邊有幾位朋友沒有因為這項投資失敗而患上憂鬱症。更何況這位醫生投資的五十萬令吉是 compress loan 獲得的錢,不是自己的血汗錢,幹嘛那麼傷心?
至於每個月付房貸五千令吉而租金只收兩千八令吉,這是 80% 投 資公寓的人所面對的困境,所以不足為奇。
提高金融知識非常重要,因為以前投資土地,買油棕園,買店鋪賺錢的日子已經成為曆史,只能靠購買金融商品來增加財富。
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做信託而不鼓勵投資信託基金,道理很簡單,就看這些商品如何獲利。
信託基金是投資在股票市場,如果在香港或美國,股票市場表現優越,投資基金賺錢的機會就高。可是馬來西亞的股票過去二十年指數幾乎沒有動過。
信託公司賺錢靠放款,就是有人要錢周轉,拿東西來抵押,這是安全又穩賺的做法,利息高,不怕借錢的人跑路。
跟山寨版信託公司設立的客戶,我都提醒他們要小心,因為這些公司靠投資賺錢(風險高);我聽說有一家信託公司投資 lok lok 生意(流動van 車,賣一串一串的食物),這種生意回酬不高又不一定賺。
要懂得評估風險,如果貪高一點的回酬而冒太大的風險是不值得的。我接受中低風險,8%—10% 的回酬就滿意了。
您的人生導師
拿督蔡明敏
Kommentarer